组别 | 组内 序号 | 学生 姓名 | 学位类型 | 学科专业 | 导师 姓名 | 论文题目 | 答辩委员会成员 | 答辩时间 | 答辩地点 |
科教非全1组 | 1 | 陈珊娇 | 专业硕士 | 科学技术与教育(非全) | 范冬萍 | 培养高中生工程思维的STEM课程教学实践研究——以X中学高一学生为例 | 雷晓晖正高级教师、硕导、主席(天河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刘益宇教授、博导、委员 童恒萍教授、硕导、委员 宋志润副教授、硕导、委员 张旺君副教授、硕导、委员 | 2025年4月26日(周六)8:30-9:10 | 大学城校园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文3栋601教室 |
2 | 王渭杰 | 专业硕士 | 科学技术与教育(非全) | 范冬萍 | 促进初中生跨学科概念“系统与模型”理解的“项目式学习”教学实践研究——以A校初中八年级为例 | 雷晓晖正高级教师、硕导、主席(天河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刘益宇教授、博导、委员 童恒萍教授、硕导、委员 宋志润副教授、硕导、委员 张旺君副教授、硕导、委员 | 2025年4月26日(周六)9:10-9:50 | 大学城校园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文3栋601教室 | |
3 | 陈敏纯 | 专业硕士 | 科学技术与教育(非全) | 范冬萍 | 提升对核心概念“工程设计与物化”理解的PjBL教学实践研究——以深圳市x小学四年级为例 | 雷晓晖正高级教师、硕导、主席(天河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刘益宇教授、博导、委员 童恒萍教授、硕导、委员 宋志润副教授、硕导、委员 张旺君副教授、硕导、委员 | 2025年4月26日(周六)9:50-10:30 | 大学城校园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文3栋601教室 | |
4 | 黎雁 | 专业硕士 | 科学技术与教育(非全) | 范冬萍 | 概念图促进小学生跨学科概念“系统与模型”理解的实践研究——以某校五年级为例 | 雷晓晖正高级教师、硕导、主席(天河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刘益宇教授、博导、委员 童恒萍教授、硕导、委员 宋志润副教授、硕导、委员 张旺君副教授、硕导、委员 | 2025年4月26日(周六)10:30-11:10 | 大学城校园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文3栋601教室 | |
科教非全2组 | 5 | 刘康 | 专业硕士 | 科学技术与教育(非全) | 陈友芳 | ATDE教学模式的科学阅读提升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践研究——以某小学五年级为例 | 雷晓晖正高级教师、硕导、主席(天河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范冬萍教授、博导、委员 刘益宇教授、博导、委员 宋志润副教授、硕导、委员 张旺君副教授、硕导、委员 | 2025年4月26日(周六)11:10-11:50 | 大学城校园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文3栋601教室 |
科教非全3组 | 6 | 石思 | 专业硕士 | 科学技术与教育(非全) | 宋志润 | 基于SNP教学模式提升小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实践研究——以武汉市Z小学高年级为例 | 雷晓晖正高级教师、硕导、主席(天河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范冬萍教授、博导、委员 刘益宇教授、博导、委员 童恒萍教授、硕导、委员 张旺君副教授、硕导、委员 | 2025年4月26日(周六)11:50-12:30 | 大学城校园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文3栋601教室 |
科教非全4组 | 7 | 叶晓燕 | 专业硕士 | 科学技术与教育(非全) | 童恒萍 | 基于KWL+科学阅读策略培养高中生创造性思维的实践研究——以粤东某校高一年级为例 | 雷晓晖正高级教师、硕导、主席(天河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范冬萍教授、博导、委员 刘益宇教授、博导、委员 宋志润副教授、硕导、委员 张旺君副教授、硕导、委员 | 2025年4月26日(周六)12:30-13:10 | 大学城校园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文3栋601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