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至7月1日,“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专业交流计划2024”在广州石牌校园顺利举行。本次交流计划由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指导,香港准教师协会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联合承办,在为期四天的活动中融入了专家讲座、优秀教师经验交流、华师附小实地参访等多种形式,为香港中小学的青年教师以及香港高校就读的准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优质平台。
6月29日,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专业交流计划2024在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园行政楼七楼第六会议室正式启动。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院长范冬萍、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赵頔,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总干事苏祉祺,香港准教师协会会长吕志凌及主席李君媚,香港中小学青年教师和准教师,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专业老师等出席开课仪式。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专业交流计划2024开班仪式)
仪式伊始,范冬萍教授介绍了本次交流计划的重要意义及到场嘉宾,她指出本次交流活动既是让香港青年学生和教师认识、关心祖国,感悟、弘扬中华文化,培养归属感和责任感的契机,也是两地教育文化交流互鉴,互相提升的桥梁。随后,赵頔副主任对参加本次交流计划的学员表示了热烈欢迎,并期待参加本次交流计划的学员能积极探讨教育话题,提出独特经验见解,在开拓视野中增进友谊、共同成长。
(范冬萍教授主持开班仪式)
(华南师范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赵頔致词)
对此,苏祉祺总干事表示,本次活动的目的正是要促进两地教育资源共享、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吕志凌会长也提出,在全球分化时代把握教育改革方向与文化背景至关重要,期望学员在本次培训能享受课程,收获满满。
(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总干事苏祉祺致辞)
(香港准教师协会会长吕志凌发表讲话)
仪式最后,香港准教师协会与华南师范大学互赠纪念品,意喻两地教师之间的情谊长存。
(香港准教师协会与华南师范大学互赠纪念品)
开课仪式结束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黄明喜为学员们讲授了交流计划的第一课“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黄明喜教授从儒家与基础教育出发,论述了伦理本位的基础教育旨趣,并结合百家姓、千家诗、弟子规等蒙学读物为学员们剖析了儒家文化对基础教育的深刻影响,更强调要把握国家政策,在创新中提升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水平,形成教育研究的中国风格。
(黄明喜教授讲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
6月30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专业交流计划2024”的第二课“做这样的教师”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园行政楼开讲。课程主讲嘉宾为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外国语学校老师李月秀。李月秀老师以自身35年的教学经验为案例,特别是其中29年担任班主任的经历,回答了本次课程的主题——要做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做有情怀的教师、做创造型老师。此外,李月秀老师还鼓励学员要做好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不断提炼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努力做教育家型教师。
(广州市外国语学校李月秀老师进行授课)
7月1日上午,香港准教师协会(简称“准教协”)的学员们来到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进行实地参访。在校园中,学员们参观非遗博物馆,亲身体验了并探索两地学校建设及教育文化的异同,江伟英副校长及优秀教师代表更倾囊相授,为学员们介绍了思维导图教学法、班主任班级管理实例等。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实地参访汲取了许多先进的教育管理与班级管理经验,激发了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为未来投身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华师附小教师为学员讲解)
(江伟英副校长在作有关思维导图教学法的分享)
7月1日下午,本次交流计划迎来了结课仪式。在仪式上,学员代表分享了在四天学习交流之旅中的体会和感悟,既有数不尽的感激,又有沉甸甸的收获,学员代表袁咏珊便表示,在本次活动中她更加坚信了作为教师应心存温暖,以耐心和责任心去培育祖国的下一代。丁心怡则分享了她对教育发展与国情紧密联系的认知,通过实地参访活动,她深刻体会到了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立志在未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本次交流团的团长李君媚亦表示,华师附小中的非遗博物馆,让她对内地基础教育改革有了更广泛和深入的认识,此外,她亦对李月秀老师的分享印象颇深,表示这对自身对今后教学技能的提升有了很大帮助。
(团长李君媚在做分享)
随后,范冬萍教授上台进行了总结发言。范冬萍教授以三个“真”字概括了自己的感受:真诚、认真、真收获颇丰。她指出,每位学员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充满真诚,大家都能做到畅所欲言,表达不同见解;其次,学员们都能以认真的态度参与培训,展现了师者风范;而听取每位学员的分享,她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家的确获得了巨大收获,更希望各位学员不忘来时初心,牢记此行目的,在凝聚两地教师发展新理念中为做一个好老师不断探索与成长。
(范冬萍教授作总结发言)
本次交流活动中,香港学员与华师学子进行了交流,链接两地师范学子的教育理想。此外,他们们还参观了珠江新城、广东省博物馆、永庆坊、华南师范大学校史馆等,领略广州文化的传承创新,促进两地文化认同。
摄像:张心雨、程思怡、孙凡舒;
撰稿:黄炳基、方锦璇、杨丽霞;
审稿:赵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