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5日至26日上午,第二届“科技·哲学·社会”青年学者论坛在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学哲学反思与科学教育实践创新”。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众多高校的青年学者和业内专家齐聚华师,贡献了20篇大会报告,共同探讨这一前沿话题。
开幕式上,我院肖显静教授担任主持人,宣布第二届“科技·哲学·社会”青年学者论坛正式开幕。我院范冬萍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的董春雨教授分别致辞。范冬萍教授为大家介绍了科社院的基本情况,并代表科社院欢迎与会专家的到来。董春雨教授强调了人工智能时代对于科学哲学和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呼吁青年学者勇于担当,为推动科学哲学与科学教育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肖显静教授主持开幕式)
(范冬萍教授致辞)
(董春雨教授致辞)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由董春雨教授和范冬萍教授分别发言。董春雨教授作了题为《数智时代教育理念与方法所面临的挑战及其改变》的主旨报告。他指出,数智时代,机器智能所能达到的认识水平远超人类,人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此,董教授指出了教育的问题所在,并对教育目的、教育方法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认为我们需要改变灌输式教育的做法,反思智能发展,将教育的最终目的导向哲学,教会学生如何思考。范冬萍教授的报告题目是《科学核心素养导向下人工智能对科学教育的赋能与挑战》。报告指出,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将人工智能的有关技术与应用、发展的前沿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等元素融入科学课程,赋能科学教育,同时指出AI给科学教育带来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具备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随后的讨论环节中,与会学者们共同讨论了“系统泛化与知识迁移的概念”“科哲背景与科教的结合”“教育目的的培养与选拔”“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注意力被手机或短视频剥夺”等问题。
会议第二节,华北科技学院薛永红教授作了题为《机器认识的不透明性:机制、隐忧与应对策略》的报告,例举“电车难题”案例,探讨智能机器回答的“可靠性”问题,并对机器的进化历程、机器在功能上的增强、机器认识地位的改变等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隐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薛老师深入剖析了认识的不透明性,并提出了机器认识不透明性的解释模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机器的认识过程,从而为解决不透明性问题提供思路。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闫坤如教授的报告是《可解释人工智能的哲学反思》,探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议题,强调AI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的重要角色,进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路径、可解释性人工智能的与内涵及特征,并提出了因果相关性的AI解释路径等观点。最后,闫老师提出分布式可解释性人工智能理念,她倡导从不同方面、路径出发,综合考虑利益相关者、被解释者以及解释语境,构建适用于不同解释者的分布式可解释性人工智能,指出可解释性仅仅是手段,而非最终目标,我们应超越技术层面,深入思考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和哲学含义。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陈跃瀚教授报告了《大模型学习黑箱的可解释性》。陈老师首先深入探讨了大模型学习的相关问题,接着聚焦于学习黑箱的可解释性,分析了大模型的复杂性以及可解释AI的关键因素。他以ChatGPT为例,详解了生成式AI系统,并指出了可解释性所面临的困难。最后,介绍了可解释性的多个层面,深入阐述了8类黑箱可解释性方法,并指出透明模型和事后可解释性作为更为广泛接受的分类方法。陈教授认为,黑箱是不可避免的,提出可解释性研究上充满希望的一个进路,这有助于我们走向负责任的AI。
会议第三节,我院胡志刚教授作了题为《推荐系统视角下科技成果评价问题的再认识》的报告,对科技成果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他首先指出,科技成果评价是科学理论中的重要学术性问题,也是科技管理实践中的关键技术性问题,并介绍了推荐系统的概念。他提出,推荐系统可以作为重新理解科技评价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包括数据指标、目标功能和路径等方面。最后,胡老师提出了未来科技评价发展的畅想,科技成果评价的AI之路仍然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系王高峰教授报告了《脑机接口应用伦理与治理探析》,对脑机接口技术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指出,脑机接口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这种技术的出现不仅带来了很多新的应用场景,也带来了一些新的伦理问题,包括知情、同意、表达困境,脑信息的安全挑战,责任、伦理新困境等。此外,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可能会带来一些个人和社会层面的伦理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王老师提出了几点建议,应坚持最小伤害原则,应赋予行动者能动性,应加强伦理研究等,以此确保脑机接口技术的合理应用。我院黄子瑶老师的报告题为《应该研究人工道德主体吗?——回应人工道德主体的三种反驳》。他以大妈突然拿棍怒砸医院机器人的例子为切入点,强调了研究人工道德主体的必要性,并提出智能机器能否满足具备道德主体性的标准是人工道德主体是否可能的关键。接着黄老师阐述了道德主体性的标准,认为机器满足上述标准便成为了人工道德主体。对于三种反驳,黄老师逐一进行了回应。针对道德情感的反驳,他表示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已能模拟道德情感。关于意识现象的反驳,他认为机器虽无意识,但可作为次生道德主体。而对于道德客体的反驳,黄老师也给予了相应的解答。
会议第四节,我院尹维坤教授发表了《一种基于先验论证的语境主义如何可能?》的报告,深入探讨了语境主义在知识论领域的可能应用。尹老师指出,怀疑论和相对主义是知识论领域长期存在的两大难题,而语境主义作为知识论反怀疑论策略的现当代发展,因其处理经验知识的灵活性而取得一定成效。然而,语境主义仍面临阐明知识坚固内核的挑战,相对主义的问题依然存在。尹老师提出,先验论证可以为经验知识提供先验框架,但无法应对经验不确定性带来的问题。而将先验论证与语境主义相融合,不仅可以使语境主义克服相对主义的困境,同时也能解决先验论证方法不能应对经验不确定性的问题。这种融合将产生一种语境主义的知识辩护理论,为解决当代知识论困扰提供备选方案。复旦大学顾知巍老师作了《虚拟主义和查尔默斯的埃利亚论证》的报告。顾老师深入探讨了虚拟现实的实在性以及查尔默斯的相关论证。据查尔默斯在《Reality+》中的理论,虚拟对象和数字对象具有相同的因果效力,且是同一的。然而,这一观点面临强弱两种解读的挑战。弱解读下的“是”意味着依赖或随附,但这与查尔默斯的前提相悖。强解读下的“是”意为同一,但这种解读可能需要进一步限制,因为不是所有数字对象都是虚拟的。顾老师提出,虽然具有因果效力并不足以证明虚拟对象的真实性,但即便虚拟对象是虚构的,它们的实现也依赖于数字对象。因此,顾老师提出了虚拟主义作为一个新的可行选项。在虚拟主义框架下,虚拟现实中的大部分对象、性质和事件的实在性取决于它们对现实的表征程度。这一新视角为理解虚拟现实的真实性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我院张文俊老师发表了《人工智能如何理解形而上学?——奠基干预主义的方案与挑战》的报告,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理解和进行形而上学推理的问题,提出了奠基干预主义作为一种可行的方案,并解释了其基本思想。然而,奠基干预主义面临着反可能条件句的挑战。但张老师随后通过论证,我们可以将奠基断言区分为先天奠基断言和后天奠基断言,并分别通过概念方法和形而上学溯因方法判断它们的真值,进而就可以判断这两种奠基断言分别对应的反可能条件句的真值。因此反可能条件句的存在并不对奠基干预主义构成威胁。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詹心怡的报告题为《上传的真正困难:我们能作为抽象对象存在吗?》。她指出,对于在心智上传过程中能否保持个人同一性,现有两种观点:乐观观点认为可以,悲观观点则认为不行。她介绍了Chalmers赞同关于渐进式破坏性上传的乐观观点,但乐观观点也面临许多争议,如对其论证前提的质疑以及上传物具有人及人的心智所不具有的属性。本报告发展后一种批评进路,认为人和上传物的存在模式有着根本区别,进一步说明渐进式破坏性上传过程未使人真正成为上传物,若要上传,就要彻底转变我们的存在模式。最后通过区分“同一”和“存活”这两个概念认为我们能作为抽象对象而存活,尽管上传不能保持个人同一性,但我们仍有理由在临终前选择上传。
会议第五节,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生纪少文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可以佐证知觉行动主义吗?》的报告,首先对当前“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的发展向我们佐证了知觉的行动本性”的观点进行了简要介绍,随后对该观点的论证提出了质疑,并提出根本性的问题在于,即便是借助深度学习的AI,其知觉实际上是对人类知觉的功能实现,实现的技术手段如何不能表明知觉本身是什么。我院博士生何德贵报告题为《人工智能测试的还原论倾向——从图灵测试及其替代版本看》。报告内容从图灵测试及反对意见、图灵测试的替代版本和还原论倾向的分析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对图灵测试进行介绍并对“图灵测试根据机器能否通过一个模拟游戏来判断是否具有智能”提出了反对意见。其次,对图灵测试的几个替代版本在功能上进行了对比。最后提出这些测试在概念和理论上可能都有着一种还原论倾向。何德贵总结说,应当区分人的智能与机器智能,放弃这类以人的只能替代机器智能,以机器输出的外部行为来评定内部智能的测试,构建属于人工机器的智能评定标准。中山大学博士生齐康发表了《智能算法有想象力吗?——加利特·韦尔纳数字想象理论探析》的报告,报告开始首先提出了三个问题:想象是人的专属能力吗?想象的概念是一成不变的吗?智能算法有想象力吗?论述了技术发展与想象变化和了想象和技术之间的关联,并说明了想象力、数字技术与人的关系。数字技术利用想象力可以促进人类从新视角进行感知,也可以利用技术增强功能,将人与世界以一种新形式联系。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李翌发表了《数字劳动中的隐私问题探析》的报告,报告从数字劳动的机遇与危机并存、数字劳动中的隐私困境分析、数字劳动中隐私困境的生产逻辑和突破数字劳动隐私困境的可能出路四个方面进行分享。首先介绍了数字劳动的概念和类型,并从物理和信息观念两个层面指出了隐私困境;其次,阐述了数字资本逻辑下,数字隐私的商品化;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突破数字劳动隐私困境的可能出路。
会议第六节,我院博士生韩滨宇发表了《人工智能本体论内在主义与实在论解释及其系统实在论进路》的报告,报告内容分为内在主义传统路径、实在论立场和系统实在论进路三个板块。首先对内在主义的传统路径提出内在形而上学存在的三个困境,其次讲述了实在论立场的价值与困境,最后提出可以通过系统实在论的视角来分析人工智能本体论,来解决目前的困境。我院博士生倪俊伟作了《如何在热力学框架下解释生态系统发育的目的论?——基于目标导向行为的自然化解释》的报告,首先从目的论、生物学目的论、生态系统发育目的论进行解释,逐层推进;其次分析了热力学视角下的生态系统发育及其目的论;此外解释了目前对热力学视角下生态系统发育目的论的解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生态系统发育目的论导向性的三种解释。我院博士生陈林昊的报告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突显性与哲学反思》,首先简单介绍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什么;其次,以ChatGPT为例说明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突显;第三,对“生成式AI是否具有实现性”这一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最后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及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生王子仪发表了《人工智能具有道德主体地位吗——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的报告,首先对建构的道德进行阐述,并提出目前存在的两种困境;随后解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以及道德在广义和狭义上的区别;第三,对道德主体进行定义;最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工智能可以具有道德主体能力进行论述。
在闭幕式上,我院张文俊老师对本次“科技·哲学·社会”青年学者论坛的举办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本次论坛的讨论激烈而深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对下一次论坛的召开进行了展望。
(张文俊老师作会议总结)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青年学者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和探讨的平台,也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学哲学与科学教育实践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思考。我们相信,在众多青年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这一领域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未来的科学哲学与科学教育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与会者合影)
(与会者讨论)
(与会者讨论)
(与会者讨论)
(与会者讨论)
【摄影:李艺璇 张心雨 刘博 郝艺帆;撰稿:周澄 尹佳茵;审稿:赵浪、张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