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华南师范大学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科技·哲学·社会”青年学者论坛暨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学术工作坊第六期于2022年11月19日-20日以线上形式顺利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共同交流探讨前沿问题。
开幕式由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张文俊老师主持。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院长范冬萍教授为论坛做致辞,预祝论坛顺利举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自然辩证法研究》编辑部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董春雨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态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学术分委员会主席肖显静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王小伟副教授分别做了开幕致辞。
本次青年学者论坛共安排了7场内容丰富而精彩的报告,与会者对报告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11月19日的报告由张旺君老师和许辰佳老师主持。第一个报告是由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黄俊维副教授做的《认知事业当以认知优先》。黄老师讨论价值无涉及认知优先两个对科学的立场,而后从“科学是一项认知事业”这一基本共识出发,区分“科学实践”和“基于科学的实践”,对认知优先进行辩护。接着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宋志润副教授做了《论理解之不可能》的报告。宋老师从我们不可能认识事物自身、我们不可能理解他人、我们不可能理解文本三个方面说明为何主客二分意义上的理解在康德主义角度而言是不可能的。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赖长生老师做的报告是《记忆无需可靠性》。赖老师首先简要的介绍了记忆哲学中的可靠性论证,然后根据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经验证据,如记忆障碍患者也可成功记忆等,对记忆的可靠性论证及其可能的回应进行反驳。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讲师顾璟老师的报告是《先天性概念可以被消去吗?——回应消去论》。顾老师整理了消去论者的混乱论证,分析为什么消去论以渠化论的不完善性作为取消先天性概念的理由是不充分的。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巫东霖做了《规范命题如何依据规范事实为真?》的报告。他基于对命题形而上学结构的梳理,区分逻辑特征和经验特征,将命题运用方式衔接到谓述主义和操作主义两种主流奠基理论,并借助谓述主义解释规范命题如何为真。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刘益宇副教授做了报告,题目是《“情境化”知识的操作性问题探究》。刘老师的报告集中讨论了HPS 教育以及 STEAM 教学研究中的“情境化”知识的操作性问题,并通过条件依赖的介入主义路径解决真实世界问题与教学再情境化的双重挑战。随后四川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宋子明做了《“显现论”与决策模型的解释问题》的报告。宋老师首先介绍了社会科学哲学中的显现论与决策模型,认为由于理性行动所随附的社会文化、情境的具象性等各种复杂因素所带来的选择对象不确定性,实证经济学试图通过显现论实现自然化的努力是艰巨甚至徒劳的。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博士生张亚玲的报告是《米尔斯坦种群个体论和斯特根加种群多元论的争论分析》,她对米尔斯坦的种群个体论和斯特根加的种群多元论各自的观点及其之间的争论进行了整理,认为争论指向了关于种群的实在论和建构论、一元论和多元论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刘龙飞做的报告是《生态学因果解释和机制概念辨析》,他认为传统科学哲学中对因果关系及其解释存在依赖层面的因果关系和机制层面的因果关系之间的区分,而生态学哲学中的因果关系及其解释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理清。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硕士生苏武龙做的报告是《基于实用主义陈述的模态经验论研究——以认知工具主义视角审视》,他对昆汀·鲁扬的模态经验论及其语义实用主义加以介绍,并引入达雷尔的认知工具主义对实用主义陈述部分进行补充以完善模态经验论。
11月20日上午的报告在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张涛老师和付强老师的主持下开始进行。首先,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小安副教授做的报告题目为《条件化、干预和影像——信念度改变的三种径路》,吴老师探讨关于因果科学中反事实条件句的概率指派问题,以丰富的例子说明改变信念度的三套方案,并讨论通过干预演算修正刘易斯的影像理论及可能带来的结果。第二个报告是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陈跃瀚副教授的《人工智能的创造性与想象》。陈老师从关于人工智能的生动例子出发,探讨AI的创造性问题。他从创造性的概念、问题、类型出发讨论博登的观点,指出AI创造性研究要归到想象,如果AI可以拓展反事实想象的空间,那么变革型创造性是可以实现的。复旦大学哲学系朱林蕃博士后接下来做的报告是《认知边界与人机界面:从延展认知到人机交互的可实现性》。他分析讨论人机界面与认知科学之间的关系,认为弱人机界面可以作为延展认知的典型例证,而强人机界面因为信息过载、信息熵增,使强人机界面面临着人机信息沟壑的问题,因此是不可行的。南开大学哲学院博士生任然做了《论复杂性结构和集体意向性的局限》的报告。她以市场这一复杂系统为例分析塞尔的集体意向性理论的局限:塞尔的社会本体论可以解释简单的互动系统,但是现代社会协调结构不能只用集体意向合作和关系进行解释。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张涛讲师带来《莱布尼茨充足理由律的数学和逻辑学基础及其两个维度》的报告。张老师通过分析莱布尼茨如何从物质无限可分这一形而上学原理提出组合数学,又从组合数学提出连续律从而提出充足理由律,认为莱布尼茨的数学和逻辑学基础是他的哲学根基,具有理性主义倾向和神秘主义倾向两个维度。接着,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陈培阳带来《基础数学真理何以形而上学必然?——基于本质主义的初探》的报告。他对为什么基础数学真理是形而上学必然这一问题给出已有的逻辑主义、集合论基础主义和反事实承诺三个辩护方案及各自存在的局限,再引入本质主义来提出一个新的辩护方案,并且对可能的反驳加以回应。中山大学哲学系纪少文博士生做了报告:《最小自然主义与抽象实体》。他提出标准自然主义的问题,并简要说明现有结合尝试的彻底的自然主义和彻底的柏拉图主义为何不可取。他提出最小自然主义并对其加以刻画和辩护。中山大学哲学系努尔麦麦提·乌布力硕士生做出的报告是《康德的空间观——“不叠合对应物”究竟是否揭示了空间的实在性?》。他对康德的空间观的转向以及不同学者对康德空间观是否合理的讨论进行了细致介绍,认为康德对于“不叠合对应物”的论证尤其内在合理性。
20日下午报告主要是围绕物理主义与解释鸿沟的问题所展开的讨论,邀请了中央民族大学董心老师和复旦大学朱林蕃老师作为主持人。第一个报告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郁锋副教授,题目是《底定对于当代心灵哲学的意义》,郁老师在这一报告中介绍了解释鸿沟的问题以及底定的概念,并讨论了底定在解决解释鸿沟和认知不透明性问题的意义及限度。第二个报告是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张文俊老师做的《奠基关系适于表述物理主义吗?》。张老师认为用奠基关系来刻画物理主义并不是毫无代价的,对此他进行了一个两难的论证:如果奠基物理主义是一种先验物理主义,则会面临解释鸿沟的挑战;而如果奠基物理主义是一种后验物理主义,那么则会面临自然化二元论的挑战。第三个报告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詹心怡博士带来,她报告的题目是《主观性策略能回应解释鸿沟对物理主义的挑战吗?》。她首先介绍了戈弗雷·史密斯回应解释鸿沟的“主观性策略”,然后依次考察主观性策略三个命题,认为多起源论不足以辩护第三个命题:主观经验能得到物理解释,因此现有的主观性策略尚不能回应解释鸿沟对物理主义的挑战。厦门大学哲学系硕士生林崧驰做了最后一个报告《知识论证与现象概念策略》,他首先介绍了反物理主义的知识论证,接着考察劳尔用以对其进行回应的现象概念策略,然后试图表明这个现象概念策略是不完备的。接下来的两个报告是围绕自我、主体的讨论。第一个是厦门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徐嘉玮做的报告《从前理论视角与理论化视角论自我的边界》,讨论自我边界的问题,认为应该区分前理论的自我概念与理论化的自我概念,而自我概念在被用于科学解释时已经为特定理论目的所重新概念化。另外一个是山东大学哲学系硕士生杨雯宇做的报告《从主体到经验特征:组合问题到的本质》,讨论了泛心论对意识本质的回答及其面临的组合问题,尤其是主体加合问题,并从主体到经验特性来说明组合问题的本质。
论坛闭幕式由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廖成东老师主持,刘益宇老师、张文俊老师总结。刘益宇老师从三大主题及其关键词对论坛第一天的报告做出一个精炼的总结:包括关于社会系统、透视主义和生命本质等问题的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主题;关于认知、科学本质、理解等问题的认识论主题;以及关于解释、种群等问题的社会科学哲学和生态学哲学主题。张文俊老师总结了论坛第二天的四场报告及讨论,参会者主要围绕因果性、人工智能、心灵哲学、物理主义等问题做出精彩的报告,并进行了集中、深入的讨论,带来各位参会者的对话和思考。张老师代表论坛组织联系人感谢各位报告人的参与和交流,希望大家以后可以继续联系和交流,同时感谢研究院及领导对此次会议的支持和推动。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范冬萍院长最后为闭幕式致辞,祝贺此次科技哲学社会青年学者论坛圆满举行。范院长表示此次青年学者论坛暨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年会的举办十分成功,尤其是青年学者热情的参与和精彩的表现,还有很多来自不同高校的博士生、硕士生的积极参加。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将继续保持活跃的学术交流传统,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活动,欢迎青年才俊多多关注、参与我们研究院的相关活动。
(撰稿:陈林昊;审校:张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