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9日,由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华南师范大学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学术研讨会”以腾讯会议方式召开。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近百名师生参加了本次研讨。
开幕式由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张文俊老师主持。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院长范冬萍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自然辩证法研究》编辑部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董春雨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态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学术分委员会主席肖显静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王小伟副教授分别致开幕词。
学者们从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社会系统治理、技术哲学、人工智能哲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例如,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齐磊磊教授做了《论社会系统的治理之道》的报告,分析了基于主体的社会系统的复杂性,认为通过增加系统行为的多样性和增强系统自我调节机制这两个途径,能对复杂社会系统进行干预和控制以保持它的稳定性与自适应性。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王小伟副教授做了《技术的意向性问题》的报告,对技术意向性的一般概念及其所引发的争论进行了介绍,认为在技术意向性问题方面,后现象学和新近发展起来的物质交换理论这两种理论将逐渐走向融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于金龙副教授做了《群集智能研究的思想路线及其反思》的报告,对人工智能哲学中的群集智能的三个阶段性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认为群集智能在单体和整体意义上都呈现出主体性特征,这将在认知、实践和价值等方面对人的生存基础和存在方式带来深刻而广泛的变革。
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的研究团队也针对复杂系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人工生命等问题做了报告。张旺君老师做了《个体信息论视野下生命本质问题研究的新进展》的报告,认为个体信息论深化了信息与生命本质的关系,通过互信息的分解与组合将信息个体分成有机个体、群落个体和环境决定个体,而这种信息个体的形式化定义是对薛定谔以来关于生命本质问题研究的新发展,对当代人工生命的研究有重要价值。许辰佳老师做了《人类学本体论转向下的美印透视论》的报告,介绍了美印透视论的主体观、认识论和本体论观点,分析了“透视”的本质,认为这种把主体作为常量而客体作为变量的美印透视论是对“一元自然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的自然主义、相对主义的彻底翻转,把探究关注点从认识论转向了本体论,为当代理解透视主义提供了新思路。博士生何德贵做了《系统哲学的透视主义认识论初探》的报告,介绍了系统哲学的一般系统透视主义、双透视主义、动态透视主义,认为这三种透视主义都具有在哲学立场上反对逻辑经验主义、在理论目标上试图提出关于复杂系统的认识模式或解释模型、在“透视”的内涵上都强调相互作用关系等三个共同点。硕士生陈林昊做了《基于主体建模方法论特点与挑战——复杂系统哲学的视角》的报告,分析了复杂系统计算机模拟方法中的基于主体建模方法论,认为基于主体建模方法论具有的自下而上局部建模、相互作用约束形成宏观结构、计算机迭代模拟动态演化等三方面的方法论特征,而这种基于主体建模及其方法论特点对复杂系统科学进一步回答“如何超越还原论”提供了一些新启发。此外,学者们还围绕科学技术与社会、心灵哲学等相关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兼理事、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刘益宇副教授以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认识论、社会科学哲学等主题和关键词对本次会议做了总结。最后,范冬萍教授鼓励青年学者继续关注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的研究,并对本次会议的圆满举行表示祝贺和高度赞扬。
(撰稿:何德贵;审核: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