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1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大学联合主办,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与社会(STS)专业委员会、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东北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第13届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学术机构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年会,以线上线下互动的形式共同讨论了科技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一、开幕式
5月21日上午,第13届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开幕式在广东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文三栋隆重召开,本次年会的开幕式由华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生态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肖显静教授主持。
华南师范大学社科处张宏宝处长首先致辞,代表华南师范大学对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线上线下参与本次年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
华南师范大学社科处张宏宝处长致辞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STS专业委员会主任、东北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凡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发言,陈凡教授对华南师范大学提供良好条件的会议场地表示了感谢,总结了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在开展STS研究方面的优势和在国内学界的领先地位,指出华南师大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在国内学界先拔头筹,率先在高校中成立了独立的教学科研机构,在全国科技哲学界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陈凡教授致辞
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范冬萍教授代表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致欢迎词,对莅临本次年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STS研究发展各位同仁表示感谢。随后,范院长在题为《大科学教育与STS研究新路径》的报告中,展望了在大科学教育时代中STS研究可以采取的新方向。
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院长范冬萍教授致辞并发言
开幕式后,与会专家学者在云端合影留念,第13届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正式开始。
与会专家学者云端合影留念
二、主题报告
本次年会首场主题报告由东北大学的陈佳副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的刘益宇副教授主持。东北大学陈凡教授在会上做了题为《中国共产党与我国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创新发展》主题报告,重点谈了三点认识:首先是与时俱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观念;其次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型国家道路;最后,科学技术社会和科学技术学研究殊途同归,都可以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陈凡教授认为,在新时代、新征程当中,STS研究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为建设中国特色的STS交叉学科而共同努力。
华南师范大学肖显静教授从“可重复性”的内涵、特征和作为科学实验的基本原则出发,引入了“可重复危机”的问题,做了题为《科学实验的可重复危机与学术不端》的学术报告。肖显静教授指出,传统科学如物理学、化学实验和新兴科学如地学、医学、经济学的等复杂性科学实验都存在着引入瞩目的“可重复危机”,指出硬性要求“可重复性”实验,可能会阻碍科技创新和科学的发展,随后分析了“不可重复的”实验涉嫌学术不端的十种状况。
东北大学的王健教授在题为《从班墨殊异看中国工匠传统的两条进路》的报告中提出,以鲁班为代表的专业技术型工匠进路,和以墨子及其学派为代表的学者型工匠进路是中国工匠传统的两个传统。同时二者又分别印证了中国传统科学技术发展模式的两种可能。最后认为两个群体分别以“执艺”与“穷理”的殊途同归实现在科技史中的渐进式互补。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的李三虎教授做了题为《社会治理助推元宇宙健康发展》的报告,他提出了元宇宙作为更具沉浸感的虚拟世界会走向一种和谐秩序,还是导向一种无政府状态的伦理追问。李三虎教授认为要坚持多样性治理,强调通过负责任的创新实践满足多样性价值实现;他指出,元宇宙将是一种公共道德空间,必须要推动元伦理进入元宇宙建构过程。
华南理工大学的吴国林教授做了题为《独创的核心技术来自何处》的报告,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取得了巨大进步,也掌握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但许多关键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吴国林教授认为,研究技术,必须研究技术人工物(包括软件),必须对技术人工物本身进行分析哲学的研究,即形成分析技术哲学,否则,技术哲学对技术的原创是没有意义的。
东北大学的陈红兵教授做了题为《论“新工科”背景下卓越工程师培养——基于TRIZ-TAN耦合模式的构想》的发言,认为“新工科”建设需要扎根中国、放眼全球、办出特色,借鉴国际先进理念,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突出未来发展的重点与方向,提出了TRIZ-TAN 耦合式的“新工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构想。
上海大学的闫坤如教授做了题为《大数据“统计陷阱”及其反思》的报告,从大数据发展引起的数据革命在哲学上的影响出发,讨论了数据主义的哲学问题,指出数据主义的哲学本质是数据与世界同构,其哲学渊源来自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主义思想,数据主义是经验论的新形式。最后,闫坤如教授认为,数据主义远离了技术人文主义立场,进行了价值论层面的思考。
主题报告结束后,会议设置了五个分会场研讨活动。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展开讨论,并分别参加了“技术哲学”、“科学教育与传播”、“人工智能与社会”、“生命哲学与伦理”、“大数据、元宇宙、与人类未来”五个分会场的热烈研讨。
三、第一分会场:技术哲学
第一分会场由东北大学的程海东和华南师范大学的宋志润主持,主题为技术哲学。
安徽农业大学的刘成科做了题为《翻译技术伦理的本质追问及基本向度》的报告,基于技术哲学的视域和“人-技术-世界”的分析框架,深入剖析了翻译技术及其伦理的内涵,指出:在当代,翻译技术的发展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进步,也改变了人的价值及其社会关系,如此重新界定了人与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需要积极推动翻译技术的伦理反思。
上海交通大学的刘铮汇报的论文为《技术中介论与道德悬置问题》,通过对技术中介的俩种含义的分析,引出了技术中介不管是作为“在……之间”还是“实体之起源”都会导致“道德悬置”这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的发生,提出我们需要一种从“顺思”到“逆思”的理论嬗变。
沈阳师范大学的唐丽做了题为《论先进制造业的社会价值》的报告,从先进制造业的概念、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必要性等角度论述了先进制造业的社会价值,指出先进制造业是建设和提升社会基础设施的生产力新范式。
东北大学的赵奇汇报的题目为《亚里士多德技术哲学中的工匠精神及当代启示》,分析了布朗斯坦对亚里士多德的技术思想误解,即技术是由经验产生,指出理性和经验都是技术中的重要品质,缺一不可。
华南师范大学的张涛做了题为《莱布尼茨STS思想研究——以机械计算器的研制过程为例》的汇报,以莱布尼兹研制机械计算机的历史过程为例,论证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紧密结合不仅仅是当代科学的特色,而应当被理解成现代科学发展历程中的本色体现,并且莱布尼兹对机械计算机的研制也促成了其前定和谐系统为代表的哲学体系的形成。
东北大学的成尧在题为《<天工开物>的技术之“善”思想探赜》的汇报中,对《天工开物》中体现出的“善”进行了“顺天应人”的技术目的之“善”、“道技合一”的技术操作过程之“善”、“为美为益”的技术成果之“善”以及“德才兼备”的技术工匠之“善”等四个方面的分析,并指出中国传统中的“善”并不同于西方哲学中存在于理念世界的“善”,而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技术观中重实用的特点。
东北大学的贺思汇报的论文为《欲望机器与控制社会:德勒兹技术理论的“弱势”之思》,着重通过德勒兹的技术理论对现代社会中社会与技术的相互作用产生欲望机器和不同福柯意义上的规训社会的控制社会进行了论述,强调在这些过程中的“弱势群体”之抵抗、生成和创造是出路。
中山大学的黄飞瑜汇报的论文是《论莱斯对马尔库塞生态批判理论的借用与改造》,论证了威廉·莱斯对马尔库塞的继承与批判导致的积极和消极俩方面的后果,指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需要莱斯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但认识到其局限性,进行合理的扬弃。
东北大学的李嘉伟做了题为《技术作为他者:人与技术伦理关系再思考》的汇报,以列维纳斯对自我和他者的伦理关系的分析为基础,在将技术作为他者的角度来反思人与技术的伦理关系时,为人类与技术共生的问题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
北京大学的夏盈盈做了题为《技术批判视域下人的解放逻辑——基于马尔库塞和芬伯格思想的对比研究》的报告,分别从马尔库塞和芬伯格基于技术批判思想对技术异化下人的解放所得出的解决路径的不同,来进行马尔库塞和芬伯格技术批判思想的对比,并试图对技术异化下人的解放做进一步研究。
东北大学的张琼艺汇报了题为《社会实验室:创造力商品化的机制及其意义阐释》的报告,通过对维拉提出的社会实验室的分析,指出创造力是技术资本主义的核心资源,这种创造力资源的商品化是资本增值的新模式。
四、第二分会场:科学教育与传播
第13届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的主题为科学教育与传播,主持人是东北大学的陈红兵和华南师范大学的童恒萍。
东北大学的陈多闻作为第一个报告人进行发言,她的报告主题是《以“科技+绣娘”衍生新时代“非遗工匠”》。报告介绍了“羌绣之乡”的绣娘群体,指出激发该群体的创造力,让其尽快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非遗工匠”,对于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傅杨。他做了题为《促进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融合》的报告,介绍了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性,指出应大力促进两者的融合。
第三位报告人是来自河南师范大学的田甲乐,他报告了《科史哲教育对新文科建设的贡献及融入路径》。他提到科史哲教育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融合、创新教育培养三个方面有助于新文科教育观念的转变,在课程设置和学生活动中能够融入新文科教育实践。
第四位报告人是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许辰佳,她作了《关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分析》的报告,采用科学知识社会学和食物政治的分析框架,以牛奶为例,将营养学知识生产、科研活动视为社会实践,与其他社会实践一样并不能脱离其所发生的社会情境的塑造。
第五位报告人是来自西藏民族大学的陈强强,他的报告是《选择现代主义及其批评》。他为大家介绍了选择现代主义的产生、内涵及其基本主张,最后阐述了对选择现代主义理论的批评。
第六位报告人是来自东北大学的胡景谱,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国道路》的报告中,他谈到面对新形势下国内外风险挑战,梳理科技创新政策文本演化,总结和概括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位报告人是来自东北大学的王慧敏,她的报告是《关于ANT视角下日本福岛核废水排海问题的探析》。她从日本拟将核废水排放入海问题入手,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作为研究框架。通过问题呈现、利益赋予、招募、动员等过程,最终完成核废水事件中行动者网络的构建。
第八位报告人是来自黑龙江大学的周斌帅,他的报告主题为《美国哲学心理学与实验学的传播经验及启示——以颅相学为例》。通过介绍美国社会哲学心理学以及理论心理学的传播经验,从而阐明了科学与传播之间的关系。
第九位报告人是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刘德刚,他汇报了《科学为人民服务:<人民画报>中的科学家形象与科技观念 (1949-1966)》,谈到科学家形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作为反映一系列科学技术成就、活动、事迹等的关键元素,承载着科技与社会的紧密互动。
第十位报告人是来自剑凡发展公益基金会的陈江山。他做了题为《建设健康良好的社会生态,推动面向未来不确定性发展的学习与成长》的汇报,他提出为建设健康良好的社会生态,应推动面向未来不确定性发展的学习与成长。
第十一位报告人是来自西南交通大学的文六一,她的报告题目是《习近平关于科技安全的重要论述研究》。该报告总结了习近平关于科技安全的重要论述,指出科技工作者应遵照总书记指示,时刻关注科技安全。
第十二位报告人是来自重庆邮电大学的黄必琼,她报告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现实路径》。报告指出,我们要紧抓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从紧跟国家战略需求、聚焦人民生命健康、依托科研人才队伍和顺应世界科技潮流这四个方面出发,来完善科技创新改革新机制、赋予科技创新发展新动能。
最后一位报告人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陈思睿,他做了题为《科学传播应当进一步“关注人(普通公众)自身”》的汇报,提出了一种在“第三阶段科学传播”的基础上进行补充的、与“健康”相关的、“进一步关注人自身的传播”。
五、第三分会场:人工智能与社会
本分会场由东北大学的姜小慧与华南师范大学的汪小虎联合主持。
第一位报告人是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的寿步,他报告的主题为《AI与各学科交叉领域共同的行为主体是agent》。报告人回顾AI中出现agent的背景,考察若干AI经典英文论著中的agent论述,可以确定agent应译为“行为体”,agent应是AI与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交叉研究时涉及的AI在各该领域的“行为”的“主体”。该报告主要探讨了AI领域并加深对agent的认识,有助于深入推进AI与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交叉研究,还有助于在更高层次上对agent进行旁通统贯的研究。
第二位报告人是东北大学的胡孝聪,其报告的主题为《智能时代人机共生伦理及其实践路径探析》。胡博士从智能时代的人机伦理实践需要确立人机共生立场去探究智能时代的到来将人机的共生关系、人机主客易位和加深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等伦理困境等问题,坚持尊重价值差异原则,从具体实践、社会规范和技术规范的契合,以及保持人的独立性等维度来践行人机共生的伦理实践。
第三位报告人是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的李长华,其报告主题为《应用现象学研究人工智能对人的同一性的影响》。报告人从工智能对人的同一性的影响角度切入,同时采用胡塞尔现象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工智能的可能性进行想象变更,构造人工智能的典型情境进行对照研究。最后发现,人工智能的导致人的同一性将丧失或迷失。人类应通过“明明德”,“认识你自己”,完成自身的成长以保持人类的主体地位和防止人工智能的失控。
第四位报告人是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的白书宁,其报告的主题为《虚幻与真实:人工智能是危险还是救渡?----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报告人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去对人工智能的利与弊进行深入剖析。
第五位报告人为宁夏大学的王艳军,其报告的主题为《人工智能医疗设备的行政法规制研究》。该报告主要从人工智能医疗设备所带来的主体性问题和标签化效应角度出发,探究了行政法规制的原则、规制措施和人工智能医疗设备算法的对规制主体局限性,指出应当革新人工智能医疗设备的行政法规制体系,从监管的原则和措施等方面对人工智能医疗设备的规制重新审视。
第六位报告人为沈阳师范大学的陶思琦,其报告主题为“人工智能对人类发展的意义探究”。报告人从人工智能与人的区别、人工智能的负效应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与人工智能技术对人未来发展的意义这三部分讲述人工智能对人类发展的意义。认为与技术和谐相处,是现在的人类要学习的新本领。
第七位报告人为东北大学的王沐曦,其报告的主题为《德雷福斯行为思想的两次转向》。该报告从现象学家德雷福斯对人工智能研究角度出发,试图通过阐释德雷福斯行为思想的两次转向来表明,海德格尔对德雷福斯理论的影响不仅仅是立场上的,更是处于直接的理论继承中的。
第八位报告人为东北大学的李硕,其报告的主题为《智能技术赋能艺术的理性反思》。报告人从智能技术参与艺术实践既有历史的根据,又有技术的智能化发展和艺术概念的泛化的角度出发,提出当下人工智能不再仅仅是表现艺术的方式,而是凭借“智能技术+艺术”的赋能模式给艺术注入活力并打开了人工智能艺术的新领地。
第九位报告人是东北大学的龚熙涵,其报告的主题为《智能时代下工匠精神的四个维度及其实践路径初探》。龚熙涵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出发,将智能时代下的工匠精神划分为“研究主体维度”、“研究内容维度”、“价值维度”和“实践维度”四个维度,由此出发把握时代脉搏,解读智能时代下工匠精神对社会的作用,从而利用工匠精神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
第十位报告人为辽宁大学的高斯扬,其报告的主题为《智能经济的“变”和“不变”:兼论西方学者关于智能经济研究的三个论争》。报告人站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深入探究智能经济的内涵与特征,全面考察西方学界关于智能经济的三个基本论争,如推动智能经济发展的非物质劳动是否被剥削、智能经济是否对价值运动规律产生冲击、无产阶级是否消失等问题。
六、第四分会场:生命哲学与伦理
本场会议分为上、下半场,共有11位发言人。上半场的主持人为东北大学的朱春艳,下半场的主持人为华南师范大学的张旺君。
上半场的第一位发言人是东北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的毛牧然,他汇报的主题是《个人信息权概念新释及其相关的法律保护制度探新》。报告提出,在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对个人信息权概念做出全新的理解;同时,人们的生活在技术层面以及社会层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对个人信息权的保护提出了多维度的挑战,我们应建立健全相关法规,以应对这种挑战。
第二位发言人是大连理工大学的王飞,他汇报的主题是《国内外出版伦理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分析》。他在汇报中指出:研究热点上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出版伦理问题在国内尚未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以及国内的科研评价体制和学术期刊出版过程的开放程度不足,而国外研究范围更广更具体、程度更深入;在未来发展趋势上,国内出版伦理研究可能会在利益冲突、作者署名、同行评议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掠夺性期刊、开放获取、撤稿问题将得到更多关注;国外可能会在提高开放获取质量、提升出版过程透明度、批判掠夺性期刊、分析撤稿问题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第三位发言人是东南大学的苗芳艳,她的汇报主题是《技术德性视域下“人机共情”的伦理风险及其应对》,她指出: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社交机器人将会被广泛用于陪护老年人的应用中,需要在未来的伦理设计考虑到人们对其接受度和信任,还需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和情感需求、不同性格等因素影响。
第四位发言人是上海科技大学的邹亚文,她汇报的主题是《人类生殖系基因编辑技术的监管问题》。她指出:在人类生殖系基因编辑中,无论是临床还是基础、临床前研究,基因增强都是不可取的;然而以改善人类健康为目的的基础、临床前研究可以在严密的监管条件下按照个案审批实施,临床应用则目前还需禁止。
第五位发言人是华南师范大学的苏武龙,他汇报的主题是《意志自由论如何在基于生物医学的社会控制中践行》。他论文的锚点是“非必要不离校”政策,并用托马斯·里德其行动者因果理论下的意志自由论和大卫· 帕尔默非因果方法的意志自由论对“非必要不离校”进行分析,对科学防控环境下自由意志的好归宿进行讨论。
第六位发言人是长沙师范学院的黎昔柒,他汇报的主题是《新兴人类增强技术的社会建构论审视》,他在汇报中指出:新兴人类增强技术的本体体现为一种社会技术杂合体,新兴人类增强技术研究方法是一种通过对行动者的追踪,来描述其相互联结过程的方法。
第七位发言人是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李繁荣,她的汇报主题是《构建科技伦理治理的公平公正秩序》,她结合高技术发展从坚持公平公正作为五项原则之一的原因、公平公正原则的内涵、如何落实原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第八位发言人是福建医科大学的何雅文,汇报的主题是《浅谈生物与信息技术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她指出:现代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在疫情防控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新兴生物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也存有潜在的生物安全问题,着力构建更为全面的生物安全治理体系,有益于为我国全面战胜肺炎疫情提供强有力支撑。
第九位发言人是安徽大学的陆文斌,他汇报的主题是《智能医疗及其对知情同意临床实践的影响》。他从哲学的视角和实践的维度审视智能医疗给知情同意临床实践所带来的影响,并进一步指明消除其消极影响的实践路向。
第十位发言人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王宇迪,汇报的论文主题是《习近平新时代科技伦理思想研究》。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科技伦理思想的内涵,并总结了其深远意义。
第十一位发言人是合肥工业大学的高环,她的汇报主题是《习近平新时代科技伦理思想研究》,她从不育家庭妊娠型代孕着手,分析不孕症和不育症的区别,透视妊娠型代孕与基因型代孕的伦理区别,并在此基础上从生命医学伦理原则视角评判和规范不育家庭妊娠型代孕行为。
最后一位发言人是西安交通大学的蔡玉妃,她汇报的主题是《辅助生殖技术下生育自由的伦理反思》,探讨了辅助生殖技术对女性生育自由的影响及带来的伦理问题。
七、第五分会场:大数据、元宇宙,与人类未来
本分会场主题为“大数据、元宇宙,与人类未来”,共有十一位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学者参会并作了相关报告,主持人是东北大学陈佳与华南师范大学张文俊。
东北大学的单煜夏做了题为《创造:模拟数字互动下的逻辑突破——马恩霍尔茨创造观解析》的汇报,就德国学者西蒙娜·马恩霍尔茨的创造观展开哲学探讨,指出创造的源头、前提和实现分别在于模拟与数字的互动、性质差异和动态融合,对我们研究与开发创造力具有启发意义。
东北财经大学的徐祥运做了题为《从货币形态演变和区块链特征看技术信任的崛起》的汇报,梳理了货币形态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承载交易的形态,认为现在的区块链等技术能够解决包括去中心化信任机制问题在内的诸多问题,同时也指出了未来可能面临的困境。
东北大学的李东洺做了题为《新时代中国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战略的三重逻辑》的汇报,就新时代中国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战略展开汇报,分别从对内与对外两方面指出了这一战略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之所在。
东北大学的宋欢做了题为《人工智能背景下区块链的的伦理问题探析》的汇报,探讨了人工只能背景下区块链的伦理问题,分析了区块链的本质、特点和价值并指出其可能会面临非法私用、隐私泄露等五大问题。
东北大学的邬桑做了题为《分布式道德之于智能化社会的价值与困境》的汇报,以“分布式道德之于智能化社会的价值与困境”为题作了报告,在介绍分布式道德及其衍生概念的同时,分析了其意义与价值在于破除了人与物的二元论,但也指出其存在着导致伦理价值普遍化等困境。
浙江财经大学的肖云龙做了题为《元宇宙、增强技术与后人类社会》的汇报,探讨了元宇宙、增强技术与后人类社会相关议题,指出元宇宙作为数字媒介,作为人的延伸会产生自然人类与技术人类的对立,人机共存的社会将重塑我们的伦理准则,人类社会不得不应对新兴科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中山大学的李珍做了题为《真实的自我与虚拟的身体:元宇宙中虚拟化身的具身性研究》的汇报,探讨了真实的自我与虚假的自我,认为虚拟技术下身心的固有关系被打破了,其后从对“缸中之脑”与幻肢实验的分析中得出唯有在真实世界生活过的人才可能获得虚拟技术给予的沉浸式体验。
东北大学的马煜淳做了题为《从“他者依赖”走向“自我抗争”——对数字身体消费所作的批判》的汇报,以网络平台“小红书”为例分析了当代的数字化身体消费,指出其新表征在于消费主体的个性化和消费内容的多元化,深层次指向是其对传统空间区隔的突破以及人对自由时间的向往,同时也指出针对“他者依赖”问题的“自我抗争”路径。
爱丁堡大学的王雨欣做了题为《以STS视角看互联网大厂中知识劳工与信息技术之间的互相塑形》的汇报,以STS视角看待如今社会中的“996”“摸鱼”现象,分析了互联网大厂工作模式中技术与知识劳工相互塑形过程的机制,为理解此类社会现象提供了更深入的视角。
陕西师范大学的张冲做了题为《数字技术时代下“技术合理性”问题探究——兼论数字时代的无产阶级身份问题》的汇报,探讨了数字技术时代下的“技术合理性”问题,指出我们当下仍然需要技术合理性批判,破除技术合理性幻想,以期正确把握数字时代资本主义的现实状况。
东北大学的张隽婷做了题为《数字劳动时代马尔库塞技术理论视角下的异化批判》的汇报,以马尔库塞技术理论视角对数字劳动时代的异化进行批判,指出我们应该认清技术可能引发的异化问题,利用但不能过度盲目依赖技术。
八、闭幕式
会议闭幕式由东北大学教授、博士导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与社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健教授主持。王建教授对会议议程进行简要总结,对与会学者的支持和会务人员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肖显静教授对本次年会的顺利闭幕做总结发言,指出本次会议报告主题新、范围广、讨论深;有许多年轻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国内STS研究后继有人。陈凡教授致闭幕辞,对各位与会学者,以及作为会议承办方之一的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表示深深感谢,并对未来STS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
肖显静教授总结发言
陈凡教授致闭幕辞
最后王健教授宣布,此次年会圆满成功,并对下一次的学术盛会表示期待。
撰稿:韩滨宇、左威、谢元森、方婉华、邓玉梅、崔昊宇
校对:张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