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院举办“科技·哲学·社会”学术工作坊第一期:刘益宇副教授主讲社会生态弹性的系统方法论

2021-09-15 19:54:52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 点击: 收藏本文

9月3日下午3点,我院“科技·哲学·社会”学术工作坊正式启动。刘益宇副教授作了题为“从表征到干预:社会生态弹性的系统方法论研究”的报告,范冬萍教授做了精彩评论,报告由张文俊老师担任主持,研究院全体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报告。

刘益宇副教授的报告,为社会生态弹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他认为,临界识别问题是当前社会生态弹性研究的前沿难题之一。该难题源于社会生态系统的复杂系统演化特征、社会生态弹性的的不可观测性、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临界状态识别的双重困难。基于系统相对稳定状态和边界假设的临界识别传统路径包括阈值方法等弹性表征方法,其核心特征在于移植生态系统阈值测量方法研究社会生态系统,基本前提是观察主体置于所观察对象之外,观察主体可以通过中介认识对象,本体论预设是主客体二元论,表征路径所面临的困境在于无法应对具有动力学特征的人类活动系统的挑战。解决这种困境的可能路径之一在于临界识别的软系统干预路径,尤其是基于软系统干预的场景分析法对于临界识别问题具有新启示,并且探究从临界表征识别扩展到临界干预行动的关键概念工具。同时,进一步讨论软系统干预的边界判定、知识生产、实践建构等方法论问题。

范冬萍教授对报告内容作出评论。范冬萍教授指出,刘益宇老师的报告内容翔实丰富,涉及许多社会生态哲学研究中的前沿问题,并尝试使用现象学和因果哲学的资源对相关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是卓有新意的探索。范冬萍教授认为对于许多核心概念,比如表征、干预、弹性,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应当作出更进一步的清晰界定和更加深入的逻辑梳理。随后,肖显静教授、宋志润副教授、许辰佳、张文俊等老师又针对刘老师的报告内容提问,并激起热烈讨论。讲座的讨论氛围平等而友善,与会师生皆受益良多。

 

主讲人简介:刘益宇,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系统科学哲学与系统方法论、社会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

“科技·哲学·社会”学术工作坊简介:本工作坊是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主办的常规学术活动,每月举行1-2次,探讨科技、哲学与社会的相关学术论题。工作坊的精神是切磋学术,平等讨论,希望参与者都能在讨论中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