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7日,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科学与技术教育读书会”(第1期)在文三栋601成功举办,来自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40余位硕、博士研究生参与了本次活动,本期读书会还得到了我院老师的大力支持,范冬萍院长、陈友芳副院长、肖显静教授、汪小虎教授、宋志润副教授、张旺君博士、张涛博士、赵绪涛博士、廖成东博士等老师亲临现场,围绕读书内容与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本期读书会阅读书目为《科学教学: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贡献》(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近些年,在国内外基础教育理论界,科学史和科学哲学(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HPS)融入科学教学(Science Teaching, ST)是一项十分热门和前沿的话题,本书“围绕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概念和主题,阐释了如何利用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解决科学教学中的问题,丰富科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科学的深层理解。”(译者序)本期读书会采用了“拆书帮”的方式,即,每一章节均有1人负责领读、1-3人负责分享,通过“互相帮助”的方式集中高效地完成一本书的阅读。
(范冬萍院长致辞)
读书会伊始,范冬萍院长做了开幕致辞,指出本书主题非常契合我院的培养特色,我院不仅有历史悠久且实力雄厚的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而且还有正在蓬勃发展的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换言之,我院将本应该密切融合在一起的两个专业真正现实地融合在了一起,真正地实现了“上天入地”,真正做到了“理论研究服务于社会发展”。范院表示,本次读书会是科学技术哲学和科学与技术教育两大专业进行交流与融合的契机,也是我院举办此系列读书会的开端,期待同学们抓住机遇,珍惜光阴,认真读书,享受读书的过程。
(张涛老师致辞)
科学与技术教育教研室主任张涛老师指出,举办此次读书会目的有三:第一,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属于专业型教育硕士,在注重教育实践的同时,也需要增强自身的素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第二,充分发挥本院科学技术哲学和科学与技术教育两个专业的优势,将研究院办成科学与技术教育领域的文化高地;第三,营造一种良好读书氛围,各学习小组应该至少每周举办一次读书会。最后,张涛老师强调,本次读书会主要起到督促和引导的作用,不指望同学们能够百分之百地读懂这本书的内容,能够明白自己还有哪些欠缺也是一种收获。
(刘鹏鑫同学领读第二章)
(杨波同学领读第七章)
(杨莹同学与大家分享)
在读书会上,十二位领读人和二十余位分享者,就本书十二章的内容分别做了精彩的讲解和分享。
(张旺君老师领读第九章)
(穆春宇同学领读第十一章)
由于老师们的参与,本次读书会的分享环节讨论十分热烈,老师同学们就“辉格史观”、李约瑟难题、科学教育发展现状、STEAM教育发展现状、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师基本素养、通识教育、科学实在论、建构主义、科学社会学、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等话题展开了精彩的讨论,一次又一次地将读书会推向高潮。
(肖显静教授进行点评)
读书会尾声,陈友芳副院长对本次读书会进行总结发言。首先,陈院指出,目前高校里面广泛存在“研究生不读书”的不良现象,这种现象绝不允许出现在我们研究院,同学们应该珍惜在华师求学的机会,争分夺秒地去读书,要对得起国家的培养,对得起父母的养育,对得起自己的青春韶华。其次,陈院表示,类似的读书会在接下来要常态化、建制化,这不仅可以提升同学们的理论素养,还能够锻炼同学们的师范技能,同时还能够起到师生交流沟通的作用。最后,陈院指出,理应将“HPS&ST”作为我院的研究特色以及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特色,这不仅是我们的强项和优势,也是国内外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我们接下来将会围绕这一主题多举办一些学术活动,推动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培养真正具有跨学科素养的科学教育高端人才。
(陈友芳副院长总结发言)
本期读书会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分享交流与思维碰撞的学习平台,使师生们在交流中更清楚地认识到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教学这三部分本是相辅相成、互不可缺的有机统一体,这对我院今后的发展战略和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均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为期一天的读书会时间有限,虽不能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并探讨整本书的内容,但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对书本内容进行探讨和交流的机会,也引发了许多思考和畅想,为大家今后的专业学习指引了方向。
期待下一期读书会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收获!
撰稿人:曾丽书
审核人:张涛